“汽修信息公开”4S店需如何打开僵局呢
国庆节前夕,由交通部等部委联合公布的《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实施管理办法》被解读为要打破目前国内授权的4S店在汽车维修技术及市场方面垄断的一把利剑,预示经销商与汽车行业反垄断再一次正面交锋开始。
公开资料显示,截至2014年,全国机动车维修企业户数达46万家,其中授权汽车4S店达2万家左右,占比仅为5%。这不足5%的授权4S店凭借着厂家的高度垄断,基本上把持了原厂配件和零部件的资源,占据 70%左右的维修市场份额。在我国汽车维修市场,授权4S店具有“得天独厚”的发展优势,一家独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。而整个市场存在种种不公平竞争和事实上的技术垄断,究其根源则是维修信息不透明和不公开。
汽修技术信息公开新政出台了,按照《办法》要求,各汽车生产者应自2016年1月1日起,向交通部备案其汽车维修技术信息公开的有关信息。这意味着,从明年1月1日起,4S店技术垄断局面有望被打破,“非原厂同质配件”得以推广;这也意味着,一旦《办法》实施,原本5%的市场将遭到其余95%的市场的蚕食,仅从数字来看,对于授权4S店的冲击不言而喻。
数据显示,仅在去年,全国4S店整体客户流失就达到了41%。《办法》的实施,将必然对目前我国各大汽车厂商的4S店原有的经营模式带来冲击,一个新的时代已经悄然到来。
最大的改变就是,曾经得到广泛认可的“未来4S店不靠卖车赚钱,而是靠售后盈利”的观点已经站不住脚。
目前4S店既做销售,又做售后服务,一旦垄断被打破,4S店需如何打开僵局?
要想打开僵局,就必须进行市场调查,通过市场调查结果来改变业务形态,避免《办法》带来的不良现状!
1、进行市场调查,了解《办法》实施,消费者的心理;
2、根据消费者们的需求和建立,改良业务现状;
|